按【Ctrl+D】或拖动【小墨鹰Logo】到书签栏,收藏网站!

点击标题,点击样式工具条【+1】可+1

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祭祖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

中元节由来



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“七月半”农作丰收秋尝祭祖,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,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,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,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。


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来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,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,并相沿迄今。



中元节简介



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,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,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,一是发扬推己及人,乐善好施的义举。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,很有人情味。所以,在庆赞中元的同时,应该跳脱鬼的角度,期勉互爱。



就其文化内涵而言,七月十四/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,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。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文化,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,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“慎终追远”思想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

中元节习俗



祭祖

民间相信,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,所以需要祭祖。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、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,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。到“七月半”祭祖时,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,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,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,每日晨、午、昏,供三次茶饭。


烧纸

中元节日中,民间俗信行为中,最为突出的是烧纸。据传说,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,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。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,到十字路口焚烧,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,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。


河灯度孤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如今的放河灯,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。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,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,并不显得多么要紧。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,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。


思念远方的亲人



扫码关注我们

小墨鹰编辑器

了解更多两个资讯


摄影图片 | CC0无版权图(请替换)

头部插画 | 小墨鹰编辑器原创(会员可商用)

小图元素 |  小墨鹰编辑器原创(会员可商用)


写入编辑区

未收藏

购买模板

查看封面

ID:3984

收藏

¥15.0

分享:

小墨鹰编辑器,高颜值图文排版神器!45大行业主题,10W+样式模板,简约文艺,小清新;一键秒刷,语法标记AI智能排版,体验5秒极速排版;内容格式提取,一键设置全文属性,5分钟完成排版;12M单张大图高清上传,分钟级草稿自动存储,防丢失;爆文热点,导入word,插入函数公式,SVG样式,这都有。

扫码查看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