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【Ctrl+D】或拖动【小墨鹰Logo】到书签栏,收藏网站!

传统

节日

岁岁重阳

今有重阳

重阳节的起源与习俗

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
[唐] 杜牧
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但将酪配酬佳节,不作登临恨落晖。
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

节日来源


岁岁重阳 今有重阳


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-重阳节。迎接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,包括吃重阳糕、登高眺远、观赏菊花、遍插菜英等。因九九重阳与“久久”同音,所以被人们赋予长久、长寿的含义,同时衍生出许多饱含祝福的节日习俗。佳节降至,一起来看看常见节日习俗吧!


岁岁重阳


重阳节的起源

农历九月九日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--重阳节,又称“老人节”。因为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。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,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。

九九重阳的来历

农历九月九日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--重阳节,又称“老人节”。因为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。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,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。

重阳节的别称

重阳节又称“重九”,因为在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两九相重,故称“重阳”,又称“重九”2006年,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,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选中文字,点击样式工具条【+1】可+1


传统习俗



• 登高 •

在古代,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,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;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登高所到之处,没有划一的规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

• 吃重阳糕 •

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菜英。当今的重阳糕,仍无固定品种,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。

• 赏菊 •

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,菊花盛开,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,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以酒出名,也以爱菊出名;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旧时文人士大夫,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,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。北宋京师开封,重阳赏菊之风盛行,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,千姿百态。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“菊月”,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,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清代以后,赏菊之习尤为昌盛,且不限于九月九日,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。

• 插茱英 •

重阳节插莱英的风俗,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英可以避难消灾;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莱英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带。重阳节佩莱英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除了佩带菜英,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。唐代就已经如此,历代盛行。清代,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,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”。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。宋代,还有将彩增剪成莱英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

选中文字,点击样式工具条【+1】可+1


古代孝道


岁岁重阳 今有重阳



九九重阳,因为与“久久”同音,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,重阳佳节,寓意深远,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,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,咏菊花的诗词佳作。今天的重阳节,被赋予了新的含义。在1989年,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,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,成为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。


01

孝感天地

相传远古帝王舜的父亲蓉叟及继母、异母弟象,多次想害死他,但事后舜毫不嫉恨,仍对父亲恭顺,对弟弟慈爱。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。舜在厉山耕种,大象替他耕地,鸟代他锄草。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,有处理政事的才干,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。舜登天子位后,去看望父亲,仍然恭恭敬敬,并封象为诸侯。

02

百里负米

孔子的学生子路,非常孝敬父母。因为从小家境贫寒,为人非常节俭,经常吃野菜度日。子路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,但怕父母营养不够,身体不好,很是担心,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孝敬父母。

03

卧冰求鲤

王祥,琅珊人,生母早丧,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,使他失去父爱。父母患病,他衣不解带侍候,继母想吃活鲤鱼,适值天寒地冻,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,冰忽然自行融化,跃出两条鲤鱼。继母食后,果然病愈,此事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。

04

涤亲溺器

黄庭坚,北宋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,著名诗人、书法家。虽身居高位,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。每天晚上,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(便桶),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。

选中文字,点击样式工具条【+1】可+1


重阳敬老

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。1989年,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。到这一日,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,开阔视野,交流感情,锻炼身体,培养人们回归自然,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。


审核 | 郭然好

设计 | 郭然好

排版 | 郭然好

图片 | 李明明


E

N

D


扫码关注我们

素材小墨鹰编辑器

了解更多相关资讯


使用说明

摄影图片CCO无版权图 (请替换)

头部插画 小墨鹰编辑器原创 (会员可商用)

样式图片 小墨鹰编辑器原创 (会员可商用)

写入编辑区

未收藏

购买模板

查看封面

ID:5601

收藏

¥15.0

分享:

小墨鹰编辑器,高颜值图文排版神器!45大行业主题,10W+样式模板,简约文艺,小清新;一键秒刷,语法标记AI智能排版,体验5秒极速排版;内容格式提取,一键设置全文属性,5分钟完成排版;12M单张大图高清上传,分钟级草稿自动存储,防丢失;爆文热点,导入word,插入函数公式,SVG样式,这都有。

扫码查看帮助